课题动态

SUBJECT DYNAMIC 

【中原地区启动会】6月28日在郑州正式召开,高传玉教授任河南省课题牵头专家
来源:http://www.cpam.org.cn/client/news/507/news-detail.jhtml | 作者:精准用药课题组 | 发布时间: 2019-06-29 | 1498 次浏览 | 分享到:

目前中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16.7%,城市医院血压控制率不足35%,提高血压的控制率仍然是我国血压管理重中之重。在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的是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平衡,在个体化高血压管理的今天采用药物基因组学的方法可以实现这种良好的平衡。基于药物基因组学技术的高血压个体化血压管理,以血压管理为核心,以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避免不良反应、改善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为目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与北京益序医疗联合发起的“中国高血压患者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精准血压管理”项目,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立项,在国家级伦理审核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通过了医学伦理审批(项目编号:BM0241901),已在全国近30个城市组织实施。

借助于本次2019 C4 华中心血管病大会,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委、中国高血压防治专家孙宁玲教授的指导下,由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和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牵头,将该项目正式落地河南,开启中原地区高血压精准用药管理新的篇章


学术讲座是专家学者们思维碰撞的方式之一。本次高血压论坛,讲座内容非常丰富、精彩纷呈,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高血压专家和临床医生对话中原,分享自己学术研究、临床实践、患者病历中的发现与经验。

首先,孙宁玲主任分享的题目为“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高血压精准血压管理”,孙主任结合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和创新发现,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当循证医学遇到精准医学”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如何借助药物基因组学技术来甄别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如何通过改变传统依据不良反应调药的方式将精准医学的精髓深入到临床慢病防治中去。

孙宁玲主任


孙主任讲到,临床实践证明,在高血压患者中降压药物疗效、代谢速率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与药物基因组学存在紧密的联系,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对高血压进行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精准医学治疗。发起并推广实施“中国高血压患者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精准血压管理”项目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中国的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绘制出中国人群高血压基因地图,打造出高血压精准管理与精准防治的中国模式,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

中科院研究员、基因组学专家胡松年教授,在孙宁玲主任临床实践内容分享的基础上,从基础科研角度再次分享了“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个体化用药指导”。胡松年教授是我国基因组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1999年启动的“全球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胡松年教授担任中国实验室总工程师。为了推动测序技术和基因组学技术更好地融入临床,转化为能够造福大众的转化应用,近年来胡松年教授一直致力于慢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胡松年教授


胡松年教授讲到,区别于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只检测已知单点的基因检测项目,本项目通过基因组学专家、临床医学专家、临床药学专家的深度参与和充分协作,筛选了135个与慢病常用药物相关的所有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药物靶标等基因,完成了对目标基因全序列的检测和分析解读,不仅能验证已知,还可以发现未知突变,具有极高的临床科研价值。

与传统的试药调药模式不同,本项目通过基因测序给患者进行分群和分层,来明确同一种药物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个体适用性。药品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关键是有没有以正确的方式用在正确的人身上,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在面对那些合并多重疾病、复杂用药的老年慢病患者时,特别对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案的甄选,可以得到综合选择最佳用药方案的参考依据,这正是药物基因组学的意义和价值。

 

会议全程座无虚席


随后,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卢新政主任解读了“三高共管减少心血管大病的发生”,北京阜外医院的蔡军主任和娄莹副主任分享了“如何提高中国高血压达标率”以及“单基因高血压防治”的经验与思考。来自省内各地区医院的桑海强、白民富、余宝瑞、袁帅芳等专家和医师,分别分享了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预处理以及对多个临床案例的分享和讨论。



诸位专家倾情分享 




与会嘉宾认真倾听


会后,在河南省卫健委基卫处王耀平处长和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赵秋平主任的带动下,各授牌医院与会代表对如何在河南省各地区开展好“中国高血压患者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精准血压管理”项目进行了持久而热烈的讨论,并达成一致共识——改善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根据患者自身的基因型选择最佳的用药方案和治疗剂量,已成为临床慢病防治的一个必然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尚缺乏中国人群在基因多态性和突变频率方面的基础大数据,国际已知大多数药物反应的基因位点是基于欧美人群的研究结果,缺乏中国人种适应性的药物临床研究,因此通过本项目构建中国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人群的药物基因大数据库,就显得战略意义尤为重要。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又是中原华夏民族的发源地,助力中国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展更是责无旁贷。

希望不远的将来,在河南省卫健委、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和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等机构的带领下,能够将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下的精准血压管理,有系统、接地气、出成效地做到老百姓身边,为我们的基本医疗和家庭医生打通心血管疾病“慢病在基层,大病双向转”的协作通路,以AI电子药师赋能基层医疗,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式,将三甲医院的大量临床案例和专家经验处方复制到每一个基层医生身边,让精准用药走向基层,走进千家万户。

各位演讲嘉宾、与会专家与授牌医院代表合影留念